帝国崛起_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获巨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五章 收获巨大 (第2/5页)

有这方面的经验,怎么办啊?派人去华亭新区学习呗。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圈一块地出来,任何对外的贸易,都在这个地盘内进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免得搞出成祖年间。某某海外王子跑到景德镇去的事故发生。再一个就是便于管理了,仅仅圈地还是不够的。你得弄出个样子来,看看人家是怎么弄的。

    毫无疑问,华亭新区成为了一个对外开放的模式,被沿海各省进行模仿。这里面的投入很大。但是各省都很有兴趣。为什么?利益太大了。你就拿两广来说吧,从地里位置上来看,他们靠近安南等国家,跟那边的贸易一旦做起来,有很大的利益在里面。更不要说,他们距离南洋更近,现在各省商人,只能去三个开海的省份贸易,哪有在家门口做买卖来的便利?

    要知道。跑海上这个东西,不是你想跑就能跑的,你得等信风。一旦错过了。一年的买卖就算是黄了。所以啊,各省的海上商人,要求格外的强烈。

    事情很多,朱由检有强烈的变革愿望,陈燮这个帮手就累惨了。在京师呆了半年,几乎每天都要跟朱由检一起商谈解决一个又一个突然出现的问题。陈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灌输朱由检一些自己的私货。大明要长盛不衰,传统的农耕文明。已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了。工业化生产,提高格物学的地位,对外进行资源掠夺,抢占市场等等。

    崇祯十九年岁春,刚刚破冰的渤海上千帆相竟,大沽口的深水码头上一片人山人海。历时一年多的航行,从大明到天竺、木邦,再回来的过程,充满了多少艰难,外人无从得知。只看见这支由五十多艘武装商船的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