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五章机构改革 (第2/5页)
真正的特权隐藏在法律的字面之下。国会成员的参选权、选举权,用法律的形式规定,每年纳税不少于五十银圆者才有选举资格,参选者每年纳税不少于三百银圆。就这两条出来,就断了多少人参政议政的念想。其次是另外一个渠道。就是公务员的科举,你得是学霸,还得在实际工作中成绩混个中上,才有资格继续你的仕途之路。 想要投身政治,这两条路只能二选一,要么你有钱,用交税说话,要么你是学霸 实干,用能力说话。虽然政府依旧掌握了官员的任免权利。吏部依旧是个热的烫手的衙门,但是今非昔比了,任何一个官员在任职期间,当地议会都会提交一份报告,综合评价这个官员的政绩。这份报告,对官员的前途有极大的影响。这就是议会手里的大杀器!好听一点叫监督政府,难听一点叫拿着显微镜找官员的麻烦。 确立了权利和义务之后,接下来的就是政府机构改革了。首先改革的就是礼部。过去的礼部太混沌了,胡子眉毛一把抓。权责不明。改革首当其冲就是礼部,首先保留了礼部这个称谓,但是其职能变得非常单一,就管一些礼仪上的事情。祭祀、祭天之类的仪式,都归礼部管。其他的只能部门被分离出来,增加理藩部、教育部这两个部门。第二个改革的部门是刑部。分割成检察部、警察部。一个负责查案,一个负责审核批捕。工部分成了工业部、格物部(科技部)、水利部,本来还打算城里一个地质部,结果一想土地矿山都是私人的,就算是公家的最终也是由私人去开发。就不用多出这么一个部门浪费公帑了。都察院、大理寺被取消,以部门纳入皇帝直属的宣传部,这是朱慈烺为自己争取的一个重要的砝码。有了这个部门在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