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七章还是制度的问题 (第3/5页)
站起拱手道:“朕谢过思华提醒,还请继续指教。” 陈燮这才松了脸色,继续道:“指教谈不上,就说臣的一点浅见。以臣看来,眼下最要紧的事情,还是完善各级咨议局的监督机制。次要的才是官府制度的完善,太祖当初草创的官府制度和科举制度,说句不敬的话,是有缺失的。” 朱由检越发的严肃了,这是提到了朱元璋了,陈燮敢当着他说这个话,就是很忠心的表现。不然谁会跟他说,太祖办的不好,您不能学太祖。事实证明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个特例,他的精力及其旺盛,一个人能干好多人的活。他创立的集权制度,说到底还是建立在个人的能力之上,后来他的子孙们,就没这个能耐了,内阁制度出现,司礼监的制度出现,实际上就是一种皇帝权力无法照顾太全面而衍生的制度。朱元璋那样的皇帝,爽是爽了,任何权力都在手里,但是太累。其他皇帝,多数都做不到他的样子。 “你大胆说,朕仔细听。”朱由检的态度出来了,陈燮这才道:“陛下,臣以前说过,现有官府对基层的控制力度是很差的。大明的官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现象加剧,现有官府存在的弊端,不用十年就会体现出来。所以现在就必须未雨绸缪,对现有管制进行完善和改进。首先说基层权利,这点必须改进,不然到了乡下,什么事情官府都插不上手,全是士绅、宗族、小吏说了算。这些人是没拿工钱的,他们也是要养家糊口的,时间长了,哪有不伸手往兜里装的。养成习惯了,这些人就理所当然了。这是对普通百姓一层扒皮。所以呢,今后应该增加乡镇一级的权利机构。”陈燮说着在拿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