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二章日本变局的祸根 (第2/5页)
他们能不能想到青铜作为材料了。当然了,这也可能成为一个坑,就是欧洲人看见大明用钢铁来制造这两种轻便的步兵炮之后,一头扎进来,一门心思想解决里面的材料技术问题。那就有的折腾了。摒弃了欧洲青铜炮的传统,陈燮就呵呵呵了。 因为距离的关系,第一批步枪的数量比较大,一共是五千杆,火炮的数量不大,只有各三十门。对此陈燮并不在意,因为他还有潜在的买家。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站在荷兰对立面的国家,对军火的需求也不小。 最后定下的交货日期为年底。估计那会谈判也该结束了。其实陈燮在兴海城囤积了大量的军火,完全可以立刻就交货,无非就是不愿意这么做,想抻着对方的胃口而已。 谈判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两边的代表们,在“友好”的气氛下,进行的是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尤其是在加里曼群岛的问题上,双方的争议非常激烈。荷兰人要求是整个加里曼作为他们殖民点。兴海城方面的代表则笑而不语,表示这就没法谈下去了。其他的都好商量。涉及到这个问题,一准不欢而散。就这么拉锯了下来,一个月后,双方再次坐下来的时候,互相修改了一些条件,做了一些让步。还是无法达成一致。 这个时候的京师,朱由检接到了来自陈燮的回信,里面的内容很直接:德川家光者,日本之曹cao、王莽也。日本越乱,对大明就越有好处。既然求封。何乐不为? 陈燮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这个德川家光需要一个大义的名分,就是大明的册封。有了这个册封,他在政治地位上就可以跟天皇抗衡了。至少跟日本的民众,有一个解释了,我是大明帝国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