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九章 哪都有他 (第2/5页)
案。这就很说明问题了,是商人们的银子多么?当然不是,那是为什么呢?要知道这两个府,不单单是商人多。商人背后的官员也多啊。他们为啥不闹? 原因很简单。被威胁了呗!你闹可以,但是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那么回过头来看看这些年江南的变化吧?传统的棉布行业,已经没什么对手了。在工业话的铁蹄面前,被挤兑倒闭的织户。该闹腾的早就闹过了。聪明的早点靠过去。加入到其中。大家一起挣银子。反应慢一点的,只能自认倒霉,改行做点别的。丝绸行业。那就更不要说了,不乖乖的,连海都出不去。著名的“苏钢”产业,现在也没剩下几家了。当初张家的一个生铁铺子,现在是江南最大的铁厂,低廉的价格和海量的产量面前,多少商户都破产兼并了?都是血泪啊!最可怕的还是一个叫大钱庄的实体,这个实体才是江南工商业幕后的最大的黑手。这些年在全国范围的扩张度惊人,尤其是在江南,更是到了每个县都有分号的地步。这样的一个结果,可想而知传统的钱铺能有什么生路可走。 钱庄通过放贷获利,针对的对象不是传统的百姓,而是工商业的抵押贷款。可是说大钱庄咳嗽一下,整个江南工商业都会地震。尤其是丝绸行业,这些年因为行情看涨,多少织户大肆跟进,从钱庄贷款搞扩张的比比皆是。为啥啊?利息低啊!民间借贷三成的利息是少的,大钱庄只要有合法的抵押,借贷利息一成五是最高的。通过大钱庄的魔爪,对整个江南工商业的控制程度,已经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局面了。 再说文化领域,你觉得明末的文人有多少节cao可言?江南文坛,除了一些死硬分子,基本上都因为一份明报的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