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二章漕运,何去何从?(下) (第2/5页)
方不稳的问题。 朱由检一听这个事情,立刻头皮就麻了。他这个皇帝有处理不完的事情。内乱稍稍好一点了,财政也缓和了,天灾却没停下。为了避免重演十四、五年的中原大乱,朱由检对这个事情是很上心的。以前是没钱,现在是有点钱。不过说到这个赈济吧,朱由检还是很不高兴。为什么呢?当初登州营在河南的时候吧,赈济安民之类的事情,皇帝是不用cao心的。结果地方的士绅上奏,让登州营调走。陈燮也好说话。调走就调走吧。现在问题来了,以前的赈济粮食,朝廷只要从海关扣钱就什么都解决了。现在不行了,你得派人去接管这一摊子。 派人就派人吧,摊子是接过来了,但是问题是一个接一个。河南那个地方太重要了,不管是南方的粮食,还是东北的粮食。你要运往西北各省,你就绕不开河南。以前登州营搞赈济。一点麻烦都没有。现在官员去搞,今天沉一条船,明天又遇见了山匪劫道,各种问题不断,变着方子要赈济。对这些事情,朱由检是能忍就忍。睁一眼闭一眼的。 现在听到杨廷麟以漕运来作为载体,提起这个采购赈济粮食的事情,朱由检心里的火被点着了。好在这两年还算顺心,朱由检的火还是给压下去了。耐着性子问:“去年的粮食,都是从哪采购来的?”这话。其实是明知故问,但是当着百官,你就得问。 “都是山东的联合商号在代为办理,一路运往天津,作为北直隶、山西两地赈济之用,一路运到荥阳。粮食从哪采购的,微臣不知。”杨廷麟这就是在装傻充愣了,其实他知道。 “再请问,联合商号可曾出过粮食不济的问题?”朱由检又问,杨廷麟只好回答:“不曾,不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