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七章谁来限制 (第2/5页)
。另外一封信,则是杨廷麟执笔,代表了卢象升和史可法三人的意思,意思是希望陈燮能为大明的未来着想,不要过于放纵年轻的君主。以免重现明初的局面。这是比较客气的说法了,其实崇祯朝在朝廷的权利上,也达到了朱元璋的水准。只是朱由检的个人能力差朱元璋太多了。 因为陈燮的存在,年轻的皇帝的位置不但坐的很稳当,权柄上也没有文臣预期的那样,陈燮走了之后会出现一边倒的局面。限制君权从来都是文臣的理想,所谓垂拱而治,在文臣的心目中是最美好的局面,是文治的巅峰。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意思。陈思华是文臣,不要站错队了。被皇帝生杀予夺的日子,你觉得好过么?有趣的是,杨廷麟在给陈燮写信的时候,也是上的白话。 陈燮仔细的看完这两封信之后,叹息一声,走到门口看着细细的雨水遮天蔽日。朱慈烺的回信好写,不就是给新衙门起一个名字么?陈燮甚至都不用动脑子。就想到了一个现成的名字“发展改革委员会”,陈燮自领第一人主任。并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今后不管有任何新的举措,都会邀请咨议局参与进来。 至于杨廷麟的信,陈燮就不知道怎么回了,实在是理念差异太大了。杨廷麟、卢象升、史可法,他们的人品没问题。但是他们的所坚持的理想和陈燮的理想差别太大。 思之再三,陈燮让人给陈子龙叫来,拿出杨廷麟信给他看,陈子龙仔细的看罢之后,叹息道:“垂拱而治。文治之巅,何其难也。”接着又冒出一句:“杨伯祥怎么也用起白话文来了?真是为难他了。”说着不怀好意的看过来,子弹都打不穿脸皮的陈燮当着没看见。 “卧子,让你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