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三章 选择题 (第3/5页)
至能达到三倍。要达到大人的要求,还有很多路要走,关键还是技术人员的积累。” 陈燮很满意的点点头道:“慢慢来吧,你现在也是朝廷的官员了,在辽东辛苦了,一边要参与机车的设计和生产,一边还要给学生上课。” “不辛苦,我很愿意跟年轻人在一起,在大明过的很愉快,唯一的遗憾就是很久没有回家了。听说德意志现在四分五裂,欧洲的战火虽然停了,德意志却成为了唯一的输家。”汤若望叹息一声,说了这么一句。 陈燮心里一紧,不动声色道:“怎么,你想回欧洲?”汤若望摇摇头:“我不想回去,那地方战乱虽然平息了,但是比起大明还是个穷乡僻壤。”这话是真是假,陈燮搞不清楚,不过这老家伙之前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来到大明是为了传教的。 很明显,在大明的传教事业颇为失败,就算陈燮不限制他,也没见他展出几个教徒。这是文化差异生活水准造成的,尤其在辽东那个地方,移民过去的百姓人人有地,很难展出基/督徒。唯一可以展的,还是那些在工厂里打工的朝鲜和日本人。为啥?生活艰难啊,看不到希望,这才需要信仰。生活好没有准求的人,在大明不是信佛就是信道,谁信外国教啊。汤若望把自己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在沈阳盖了个教堂,展了数百个日本和朝鲜的教徒。 其实就算他想走,陈燮也不会放走,这货掌握的技术太多了,放走他就是对大明的不负责。反正这一辈子,他就准备死在大明好了。要展教徒,可以,要女人,可以,要钱,给,就是别惦记离开,影子时时刻刻都盯着他呢。 当然,铁路是个很复杂的体系,不仅仅是火车机车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