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 老长官 (第4/7页)
着自己刚刚译出的电文,露出思考之色。 梅申平。 高庆武。 此二人秘密离开了重庆,戴春风判断两人极可能来上海。 戴局座怀疑这两人有可能在上海和日本人秘密接触,故而令他暗中查探此二人踪迹。 高庆武。 程千帆手指敲击桌面,他在思考关于此人的情报。 这个人是国府外交部最年轻的高级外交官。 说起来,高庆武的发迹堪称神奇。 民国二十一年的时候,以国民政府外交部为背景的《外交评论》创刊,该刊聘请高庆武为特约撰述人。 此乃高庆武发迹的起点,是年,高庆武年仅二十七岁。 在《外交评论》创刊号上,高庆武以《最近日本之总观察》一文打开了国人的视野,全文洋洋万言,非常全面地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四个方面的情况。 此后,高庆武一连在《外交评论》上发表了十四篇文章,篇篇内容不离日本问题,他也由此成为国府上下公认的‘日本通’。 当时程千帆也曾经‘拜读’过高庆武再《外交评论》上的文章,可谓是受益匪浅,使得他对于日本的情况有了更深的认知。 当年年底,国府设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聘请素孚众望的社会著名人士出任专员。 高庆武便以日本问题专家的身份被延聘为国防设计委员会专员,一举跻身国家战略核心领域,可谓是一飞冲天。 民国二十三年,高庆武被调到外交部,出任亚洲司日本科科长。 一年后,高庆武升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时年仅三十岁。 此人可以说是国府内部最知名的外交领域的‘日本通’,常校长还是非常赏识高庆武的才华的,对其委以重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