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 第37节 (第6/8页)
呦,这可太实用?了。 能在这大早上逛西市的,就不是那特别富裕的人家,不过,也不算穷人,初冬里,卖几十斤籽棉,趁着冬日猫冬的功夫,把棉籽剥了,新?年做一两件新?棉衣。 又?或者,有那勤俭的,去成衣铺子?里接那种剥棉籽的活,也是一个小小的进?项。 这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老大爷便有些许按捺不住了,“哎,我说你这小姑娘,你做生意不懂个先来后到啊,你应该先招呼我。你这棉花梳多?少钱?” 老仆人看出来了,这棉花梳的确方便好用?。 家里小郎君分了家,银钱便不太合手?了。今年的冬衣,娘子?也不在成衣铺里买现?成的了,而是买了籽棉回来,说是教家里小姐一针一线制冬衣。 可怜的小姐,从小一年四季的去成衣铺订造,如今却哭着说剥棉籽剥到指尖痛。 其实娘子?又?何尝不难,只?是郎君是小儿子?,分的家产少,为了长远计,唯有开源支流。 如果有这个棉花梳,轻轻巧巧的把棉花梳出来,小姐便不会日日抱怨着剥棉籽了。 老仆人心里极想买两把,面上却不露分毫。 “老大爷,我们这棉花梳五文一把,你要买两把,我算你九文。” “怎么这般贵。不就是半个鞋垫子?插竹签子?,有什么难的。” “老大爷,你这就错了,这不是普通的竹签子?,这是我们平山村的特产,石竹签子?,这竹子?跟又?韧又?硬,要磨成这样光滑这样细致,废了老大劲头了。你看看,这竹签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