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2章 东北大运河 (第5/7页)
。” 跟着钱有德同行的账房大为感叹,“真有几分当年大运河的景象。” 有明一代,运河极为重要,运河上船舶往来无数,也间接催生了无数繁华的运河沿岸码头。不过如今新朝,更注重海运。加之黄河改回故道工程,使得现在的运河已经不如从前繁忙,那些曾经繁华一时的运河城市,也渐渐被沿海的海港城市所渐渐超越。 但现在辽河两岸的这些新兴城镇。却让他仿佛又回到了万历时代的运河上。 “这里毕竟与中原不同,中原本身就有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极优良的水运河道。运河不过是为了沟通南北,但现在海运这么发达,那些大海船速度又快装的又多,比起动不动就决堤、枯水甚至拥挤的运河,海运可就划算的多。但这里除了辽宁是沿海之地。其余吉林、黑龙江等地方,那可是远离沿海,尤其是如今这些地方大量移民过来,地广人稀,陆上运输既不划算,也短期内很达完成,有辽河、松花江、嫩江这样的适合通航的大河,自然是发展水运最为划算。” 船只进入内河,靠码头依泊,二十里条的码头,虽然还显得有些简陋,但其热闹的商业气氛却不是虚的。 交了一笔停泊费后,两人立即赶往营口大豆商会会馆。 这家商会以大豆为名,做的就是大豆生意。大豆是如今辽东各地移民们种植很多的一项作物,关外现在以种植业为主,暂时还没有多少加工能力,出产的大豆多数都是输入各个运河码头城镇,然后再发往营口,最后进入了大豆商会的仓库里面。 营口的大豆商会,从辽河各地的码头大豆行会手里收购大豆,然后运回营口仓库,转手再卖给中原来的豆商们,这种层层接力式的买卖方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