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500章 高薪养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0章 高薪养廉 (第2/7页)

商贾们就送了一笔迎接银,足足两千两。这也是如今官场惯例,新官上任有迎接银,官员离任也有相送银。

    除了这笔银子外。魏养浩在陈留当知县这几年,每年还有常例。

    常例其实就是潜规则,是灰色收入了。一种上下早已经默认的东西,陈留县知县的常例,总共有二十多项收入,属于不变的。每任官员都一样有,大家都默认的。

    其中有夏绢银一百六十两,夏样绢八匹,秋粮长银二十两等等此类二十余项。二十余项加起来,一年是三千两左右。

    这已经不算是索贿或者受贿。而是一种公开的常例。当年大清官海瑞在浙江做知县时,也一样是收这些常例的,还把他们记录在自己的文集里面。

    这些项目的只是默认的常例,如果遇到贪一些的官员,还上下贪污、挪用,甚至公开索贿的也是常事。

    魏养浩如他名字一样,要养一身浩气,因此不屑于那些贪污受贿之事,但常例他却是一分不少的都纳入腰包的。

    任知县三年,魏养浩不但养了一大家子人。还清了在京欠的债,甚至还攒下了万两白银。

    不过新朝一开,上面开展清欠追缴,陈留县也一样有许多亏空欠税。上面搞责任制,划片包干。谁的任上谁擦干净自己屁股,追究亏空,谁贪污谁填补,查不到,那就由该任官员自己掏腰包补。

    这个公文一下。魏养浩也是愁白了头。带着师爷属吏们自查了许多天,最终也只是查到了部份亏空拖欠的原主,下公文让他们填补,可依然还有许多死帐对不上,最终只能由他和属下们补上。

    魏养浩一下子补了一万块银元,积攒的一半家产就没了。

    若说没有心中不满,那是假的。好在他入仕途时间不长,虽心中rou痛,可也觉得朝廷的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