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1章 白银帝国 (第6/9页)
款利息,又吸引了那些窖藏起来的白银的存入银行,经过铸币贷款后,投入了市场流通,加大了流通量。 特别是当银元的信用建立起来后,刘钧发行的银元券,使得大明的货币供应量扩大了许多,大大缓解了大明的货币紧缺。 不过大明这样一个世界第一经济体,要维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其需要的货币量是十分巨大的。 按四海银行的调查显示,大明这些年从海外输入进来的白银达到三亿两左右,而大明历年的生产,加上以往各朝的存储,到了现在,整个大明官方和民间的白银存量达到七亿两左右,这还是除去了不少白银被制造成首饰等情况。 七亿两白银的存量,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大明百姓过亿,平均每人持有量不过五两左右。 就这么点持有量,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是严重不足的,严重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也妨碍了国家的税收。 刘钧认为,大明的货币量增加五倍,都还无法达到满足。 但白银的产量是有限的,尤其是大明自己一年还只有不到三十万两的白银产量,每年全靠从海外商贸交易中换回来二百多万两白银。为换回这些白银,还是用了无数的商品,导致了东南等这些鱼米之乡,反而成了粮食输入区。对整个大明来说,也是影响极大的。 因为白银的产量不足,输入难,这种不稳定便导致了大明货币体系的紊乱。甚至引发实体经济的紊乱。 因为银本位制,大明这个本身白银又主要靠进口,一直白银紧缺的国家,便完全无法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 但纸币却不用辛苦的用各种商品去交换白银,甚至数量也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