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494章 诸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4章 诸侯 (第6/7页)

策略很有成效,因此也毫不犹豫的拿来用了。

    刘钧保留盟旗制度的同时,又在关外设省建府州县,派遣朝廷官员。既与他们展开联姻,同时也放开贸易,并加强移民。

    在关外划立保留区,既有州县,也有盟旗,一个地方两套班子。

    不过这都是温水煮青蛙的法子,先稳住他们,封赏赐联姻赏赐贸易等等。然后官府和军队的进驻,移民的开发,用不了多久,汉人就会超过蒙古人,蒙古人也就再翻不起浪花来了。

    不过刘钧没有给蒙古人封王封公,最高的额哲也只封侯,其余人封伯或封子封男。

    刘钧还制订,所有的盟旗都是三年一会盟,而且把各盟内的诸旗分为三班,每年一班轮流会盟。而且各盟旗的这些侯伯子男首领们,还有轮流入京朝见皇帝。

    而最重要的一条制度,就是给各旗划立疆界。

    禁止越界,一旦越界,就视为谋反,汉军可以征讨。刘钧要给这些蒙古人画地为牢,同时让蒙古的这些赐封首领们世代相袭,永远做帝国的诸侯而不是藩属,等到足够的时间,自然也就成了帝国的直接控制的疆土,可以改土归流了。

    再加上在各盟旗设立汉学,推广汉语汉字,加强贸易,就能更牢牢的控制历史上一直为中原心腹之患的草原了。

    “诸位,朕已经在燕北设立了燕北省和漠南省,同时在燕北省内设立了卓索图盟,在漠南省设立了昭乌达盟。”

    “现在,朕将在大同以北长城外设立绥远省,并设立**盟。新的缓远省疆界将包括黄河前套,以及东面的坝上草原。**盟也将由察哈尔四旗以及土默特左右两旗以及四子部落左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