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新兴投资的成立与困境 (第2/4页)
式挂牌成立。 当时中国尊、京基100、金融街中心这些后世鼎鼎大名的金融类写字楼要么没有开始建,要么只有一个规划。 之所以选择燕京而不是申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集中在中关村,申海那边的互联网企业很少。 陆家嘴很出名,但是申海的互联网行业确实乏善可陈。 吴世强在回国之后,去申海跑了两次,分别把他对申海两家比较大的互联网企业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发给周新。 申海青鸟和华升计算机。 周新只回了他一句话:“这些都是ToB端的互联网企业,没有太多投资价值。” 然后想了想之后又回了第二封邮件: “ToB端的互联网企业1999年在华国死路一条,并不是说这些企业技术不行,而是没有需求。这个年代大部分民营企业,甚至是国有企业没有这个需求,更没有要搞信息化的意识。 他们没有意识到互联网能够成为生产力的助力,甚至能够成为生产力本身。 当下考虑投资互联网企业,只需要考虑ToC端的企业,用户数、用户增长速度和用户留存率是我们最关心的三件事,至于他们能不能赚到钱,这不重要。” 吴世强目前面临的困境是好的互联网企业轮不到他,像搜狐、新浪这种已经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压根不会给他机会聊。 即便吴世强背后是周新,问题是周新一直在硅谷活跃,在华国只有名气没有影响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