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节 灿烂滋润 (第4/5页)
路,单纯从提高生产效率来考虑没有太大意义。”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是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如果连大型国企的权属都发生了变化,私有化了,那怎么保证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蔡正阳反问。 “我不这样看。”赵国栋摇摇头,“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用什么来保证?并不是几个大型企业来保证。” “在我看来,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性质的应该是对国家经济起着决定左右的命脉性行业控制在谁手中,而不是几个纺织厂或者几家食品厂权属放声变化就能改变的。比如能源、金融通讯、交通、铁路、电力、矿产、公用事业、航空航天、重化、军工以及重要的制造行业,这些行业控制权只要在国家手中,国家性质就不会改变;对于这些行业国家就必须要掌握甚至垄断,当然我所说的垄断并非指一家独大,垄断会降低效率,产生腐败,而是指在国家控制下的竞争。” “我明白你的意思,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由国家控制,其他轻工业则交出来自由竞争?这也不新鲜,但是你所说的那些行业完全由国家控制,一样可能使这些行业陷入亏损泥潭,而且这些行业很多事关百姓切身利益,这种垄断必定会以伤害民众利益为前提。”蔡正阳也并非没有一点研究,立即指出其中问题。 “第一,我的意思是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并非完全由国家直接控制,其他人就不能涉足;第二,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下也需要必要的竞争,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人为的促成竞争一样有必要。”赵国栋解释道:“比如通讯行业一样可以由几家国家控股企业来竞争,金融、铁路、航空、交通适当向外资和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