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零五 忽闻羽檄传来急(五) (第4/6页)
;想起子侄浴血奋战,死在辽东;想起自己古稀起兵,辗转三千里……这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见过两面的皇帝?恐怕不尽然。若说是为了大明百姓,秦良玉自己也没这个意识……恐怕只是为了幼年时父亲在她心中种下的“忠义”二字吧。 践行忠义之道,不就是自己身为一介女流却力挽狂澜的缘故么? 秦良玉垂下头,欠身行礼,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殿下所见之深,臣深感折服。” “秦督过誉,我也只是见了前人的智慧罢了。”朱慈烺微微笑道。 秦良玉道:“臣本以为训导官的任务是教训士卒,现在才知道,原来让他们明白事理远比一味填充重要得多。” 朱慈烺微微点头,随意道:“的确如此。我幼年时曾听闻一个故事:有两个神仙心血来潮,下凡消遣。时值孟春,有个路人还裹着棉衣,正好从他俩身前走过。其中一个道:‘你我何不施展仙术,让这人将棉衣脱下来,也好见个高低。’另一个道:‘随君所愿。’ “于是前一个神仙兴起一阵大风,想将那路人的棉衣剥开。谁知那路人被风一吹,裹得更紧了。第二个仙人却放出宝贝,浮在天上如同太阳一般,光芒四射,热浪滚滚。那路人走得一身汗,很快就自己把棉衣脱了。 “我设立训导一职,本意是想见到第二个神仙啊。”朱慈烺微笑道。 “臣知错了。”秦良玉有种佩服。 “有时候不妨双管齐下。”朱慈烺道:“训导之事,事体极大。简单粗暴是最要不得的,一味怀柔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