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四三六 期以忠义酬明君(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三六 期以忠义酬明君(十) (第6/6页)

剖析了“法治”和“法制”的不同概念。

    首先,尧舜那样的明君,是将刑法条律画成图像、书成字,令人民知其行止,令jianian徒有所畏惧。他们行的是法治,是真正公平如水的“灋”。而商鞅、韩非等人所提倡的法制,却是提倡“刑不可知而威不可测”,是让黎民百姓单纯畏惧头上钢刀,生活在恐怖之的恶法。

    “故以法治天下者,乃圣帝明王之属;以法制黎民者,乃独夫暴君之类。国朝太祖以《大诰》治天下之疮痍,养百姓,约百官,此法治于我朝之渊薮也。今皇太奉行祖宗法度,申公明义,立公器,保邦本,岂商韩之辈可及哉!”

    陆素瑶亲眼见到皇太读到这段时,整个人容光焕发,仿佛遇到了久违的故友一般,简直就差抚掌赞叹了。这也促成她事后找了一些李明睿的章,以备皇太咨问。

    因为工作岗位的关系,陆素瑶见过许多受皇太殿下器重和信任的官员、武将,知道皇太面对臣下的姿态一向低伏,不见高高在上的君威。然而李明睿却是个例外,他与皇太殿下已经超出了人臣与君侯的框架,反倒像是一对知音,在无形之相互呼应唱和。

    由此看来,李明睿从山东按察使走上大理寺卿的位置,并不算是突如其来一步登天。

    为何有人会对他步入卿之位如此忌惮?甚至不惜暴露一颗埋得极深的棋?陆素瑶心没底,本想置之不理,却又觉得如此消极被动并非上策。恍惚之间,她突然想起了一个高深莫测的老太监。

    或许该去请教一番……

    陆素瑶想到的,便是布衣总管,刘若愚。

    ps:不想发单章,看看人家一个单章七十票,真是累觉不爱……给个月票、推荐票直通车吧,亲们赏口饭吃,多谢~!ri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