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七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五) (第2/5页)
大明的马政如何好得起来?” “孙督所言甚是,”朱慈烺点了点头,“不过这里却是有个例外。” “哦?”孙传庭一愣。 “南海子。”朱慈烺笑道:“崇祯十三年以前,九边还是要进呈良马到御马监待用的。这些贡马都是良马,不乏神骏。我记得去年我随父皇去南海子骑射,那边宦官说有不下两百匹的马群。” 南海子在元时称飞放泊,源自元廷在这一片河泊遍布的地区训练海东青扑捉飞鸟、小兽。为使海东青休息、晾晒为汗水霜露打湿的羽毛,元廷特修建晾鹰台,至今犹存。 成祖迁都北京后,于永乐十二年把元时的猎场扩大了数十倍。宣德三年,朝廷拨军修治南海子围墙、桥道、土墙长达一百二十余里,四周开辟四个海子门,同时还修建了庑殿行宫,以及两座提督官署,派员管理,并设“海户”把守。 当战士缺乏骏马作战的时候,皇家的外花园却有成群的良马奔驰。这并非崇祯吝啬不肯给,实在他没有想到这么细小的节点。就连朱慈烺早在穿越之初就想过了骑兵、炮兵是未来皇明的两柄刺刀,但不经实务,他也忽略了身后那么丰富的资源储备。 “记下来!南海子的马群和海户要一并迁走。”朱慈烺生怕自己事多忘记,连忙召唤田存善。 孙传庭并不知道皇太子与吴甡的“牢中策”,不免好奇道:“殿下要迁去哪里?” “山东。”朱慈烺并没有大声宣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