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五二八 旌旗十万斩阎罗(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二八 旌旗十万斩阎罗(14) (第4/5页)

治?那日后还要不要朝廷了?”

    陆素瑶还是担心“污染”,正要说话,朱慈烺又道:“这些人肯定会带进来许多旧风气,但我想还是不担心。为何?你看大明士子对自己蒙师和座师的态度就知道了。”

    蒙师是真正给这些学子启蒙授课的老师,也是后世意义上的“老师”。座师从未给他们上过课,最多就是发布学术演讲的时候混在下面听听。大明的进士,对待座师、房师、宗师俨然服侍自己的父母,孝顺得无以复加。但是有人听说过谁对自己的蒙师如此么?换上官袍之后,蒙师行礼慢些都会被横眉竖眼挑礼呢!

    难道只是因为座师取中了他们的卷子,就有了这样的恩情?为何唐宋时的学子更孝顺授业师呢?

    很简单,关键在于谁掌握了政治资源!

    以座师为核心,以他的政治资源为丝线,进士、举人们能够连成一张庞大的网络。每个人都在为这张网贡献力量,同时也从网上摄取养分。

    东宫的新学体系却从根本上消灭了这个核心。

    譬如某人考过了司法考试,得以进入大理寺,他能找到批他卷子的考官么?都是标准化试卷,考官本身可能只是个识字的乡学学生罢了,能给他什么好处?而他的授业师不过是个教书匠,更不可能为他的仕途铺路。

    所以新学体系注定不可能形成网络,也就等于从源头瓦解官僚集团——直到官僚们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行政权与皇权存在冲突,并且旗帜鲜明地为之斗争……这就是资产阶级**了,不是朱慈烺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正是那些旧习气,也会坏了殿下的新政。”陆素瑶坚持道。

    “移风易俗不是简单说说就能做到的。”朱慈烺道:“就算严控生源,原本的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