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二八 旌旗十万斩阎罗(14) (第2/5页)
茅塞顿开! 道理很清楚,皇太子要放三把火,应天府是第一把,济留仓就是第二把。烧完了昆山难道就不烧别处了?若是昆山真的查出来有问题,江南其他地方还逃得了么?真正聪明的办法就是让昆山济留仓案变成阉党的诬陷,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再有其他州县的清仓检点了。 杨承德是当局者迷,人家旁观者早就暗中备粮,等他开口了。 “再给你五日,五日之后账目盘点清楚,就不得不开仓点算了。”张荏道。 杨承德自然是感恩不尽。 张荏满意地结束了这次“偶遇”,悄悄回到了驿馆,权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刚刚被顶在风口浪尖的昆山县,突然之间风平浪静了一般。现在大明的访员还不敢采访官员,只能托请打探,想嗅出一丝异样。因为大量人力转移到了昆山县,报纸上对皇太子的非难也顿时少了许多。 张慎言看完报纸,低声嘟囔一句:“这么轻易就被人牵着鼻子走,还敢乱嚷嚷?”他又看了一眼服侍他的仆从,问道:“义学的事办得如何了?” 那家人道:“回老爷,已经办妥了。” 学校场地是张慎言在南京的一处外宅,本是家里来客人安排入住的地方,如今打扫一下就可以用来当校舍。学生也不对外招,都是家里奴仆、佃农,还有几个庶出的子侄,凑了大约五七十人,也算蔚为壮观。 课本从街上书坊就能买到,让学生们边抄边学,也是义学的一贯做法。至于先生就更简单了,家中养的清客本就有精通律例和会计的,多给点银子就能去教书。 现在也只开了明法和明算两个专业,目的就是尽快通过都察院、大理寺的司法资格考试和户部的财会考试,获得会计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