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一九 轻裘缓辔踏地来(五) (第3/5页)
民间的喧哗,难道能够战胜国家喉舌?能够战胜国家掌控喉舌的铁腕? 崇祯到了十月份,终于拿到了皇太子的回信,以及光复天津的捷报。 之所以拖这么久,是因为前线军务实在太忙。光复天津之后,近卫第二营扩充为师级编制,所有后勤、训练、军官提拔都需要皇太子最后点头。 朱慈烺当然不可能事必亲躬,但即便是随便抽个小问题看一眼,也得花去大量的时间。更何况一个问题会带出更多的问题,就问题发表的看法和做出的批示需要更加庞大的时间。 即便东宫体系的程序设定得再好,这种事如果彻底放手,也会失去对麾下的控制力。朱慈烺从来不相信有人定下规矩,其他人就会循着规矩乖乖走下去。所以他非但要监控程序,还要适当出面扮演鼓舞着和鞭策者的角色,以保证自己的影响力有进无退。 “殿下刚熬了两夜,太伤身子了。”陆素瑶道:“还是坐马车吧。” 收复天津之后,朱慈烺理所当然要要去看看萧东楼,否则不能表现出自己对他的重视。一路都跟着第一师走,难免会让人生出嫡庶分别之心。 “路没修好,那马车坐着还是太累。”朱慈烺道:“索性骑马爽快些。” 再说了,熬夜工作也算事么?别说前世自己身体鼎盛的时候不放在眼里,就是读书的时候,哪有两点以前睡觉的?现在那些官吏都是被惯懒了,一天工作八个小时就算是苛政,再加四、五个小时的班就像是世界末日活不下去了一样。 且去看看后世的高中生,要想考个好大学的话,哪有一天只学十二个小时的? 不过万历之后,官场风气实在堕落太多。放在张居正时代,哪个做官的敢迟到早退?要是更早些,那些吏员都得住在衙门里,赶上休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