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七六 南北驱驰报主情(9) (第2/5页)
些日子就进呈预览呢。” 崇祯立刻发现皇太子又在玩弄“概念”了。 宗亲身份是基于血缘产生的,无论才能性情如何,都不能否认人家留着朱氏的血。封爵却属于一种“职务”,最初分封诸藩可不是为了表现天家亲亲之义,而是很现实地为了屏蔽帝室,为大明藩篱的。 “荆王世子和至,年不过二十,心性学问不知如何,只因血脉之故便列土以待,实在不符太祖本心。”朱慈烺道:“想历代祖宗手里,不也有藩王不肖以至于被削爵除国的么?” 崇祯顺着朱慈烺的思路去想,祖制是将不肖的藩王除去,儿子却是更为慎重地只让贤者袭封。这一进一出,差得也就太多了。 在贤与不肖之间还有平庸之人啊,这些人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 “若是宗亲中有资质平庸之辈,又该如何是好?”崇祯问道。 朱慈烺登时想到了定王,着实思索一番,道:“若是实在平庸之辈,终生无望获得博士,又不耐教书育人……在军中服役五年,降等授爵吧。” 若是亲王世子,博士、硕士一个都没捞到,那就去参军服役五年。退役之后,原本该袭封亲王爵的,便授个郡王,总算他们也是为国家民族效过力了的。 “若是在军中立有战功,袭封原爵,甚至加封都是可以的。”朱慈烺又道。 崇祯这才好受些。想想自己儿子都是百战之中杀出来的天下,那些远亲坐在后方,伸手讨要就是个亲王,多少让人心中不悦。想太祖时候诸藩,也都是实打实在军中奔走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朱慈烺更不愿意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天下仍旧盘踞着一群蠹虫。故而这种非议极大的事要做就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