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零四 江上乌帽谁渡水(七) (第4/5页)
奴婢给您读读各地送来的文报、启本吧。” 最近《皇明通报》上杀气凛冽,充满了火药味,不问可知是因为朝堂上的争议太大,李邦华开始动用舆论武器镇压邪说。这种内容读给病中的皇太子听,实在有些不合适。 朱慈烺并不知道陆素瑶的心思,只以为《皇明通报》上都是文言文,她怕断错句读,便点头同意读文报启本。 陆素瑶正好将之前筛选出来的两则消息告诉朱慈烺,一则是熊明遇入技工学院为教授,一则是都督同知、挂镇东将军印的秦良玉率川兵四千,北上勤王,已经到了徐州。 朱慈烺对熊明遇印象不深,但是能被王徵看中并聘为教授,绝不会是泛泛之辈。至于秦良玉,那可是大名鼎鼎,历史上唯一一个进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女子。 “秦良玉来勤王倒是符合她忠义的性子。”朱慈烺叹道:“但她既然来了,也说明四川落入贼手,再难振作了。” 陆素瑶没想那么深远,听了恨不得打自己的嘴,连忙又将纺纱机、大玻璃和燧发火铳的事说了,朱慈烺这才又心情舒畅起来。 俗话说“衣食住行”。衣服甚至排在食物之前。而纺织业的瓶颈就在纺纱,只要有足够的纱,织布作坊就能将之织成布匹,这也是大明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朱慈烺一直遗憾山东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外销的拳头商品,这回有了大量的棉纱、麻纱产出,就可以鼓励山东妇女织布。无论是卖去南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