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二三 旌旗十万斩阎罗(九) (第2/5页)
也绝不是走马观灯看一遍那么简单。 “我家也有几个园子,平日走过并没觉得有何特别之处,听李先生这般解说,倒真是我暴殄天物了。”朱慈烺笑道:“日后还要先生做个导游,也好让我这俗人高雅一些。” 李先生笑道:“朱公子学的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在下所好园林插花,瓶栽戏曲,都是上不得台面的玩意罢了。” 朱慈烺摇头笑道:“先生何必自谦。我华夏固然有诸子留下的哲理真言,但若是真将这些‘玩意’泯灭了,华夏还是华夏么?” 阮大铖也是此中高手,当即笑道:“公子好见识。华夏之不同于夷狄,正是有圣人教化之言,使百姓脱于蒙昧,合乎道化。而戏曲杂艺,哪一样不是大道之象呢。照我看来,这些‘玩意’的教化功能,倒比圣人之言更有用处呢。” “哦?愿闻其详。” “寻常百姓谁会去看圣人言行?至于诗书经传,更是罕有知闻。而百姓能得教化,知道礼义廉耻,多半还是从戏文里来的。”阮大铖笑道:“故而我说,看《精忠记》足以学得岳王忠君报国;看《千金记》,也比看《史记》《汉书》要透彻许多。” 寇白门笑道:“照石巢先生说来,日后科场也大可不要考四书五经了,只将前人今人的这些戏作拿来,一样能选得忠臣孝子。” 阮大铖哈哈大笑道:“固所愿耳。到那时候,时文集子在书肆里卖不脱,倒是我家的《曲苑杂谭》可以改成日报了!” “若此,还要阮公多多提携了。”李先生突然上前,毕恭毕敬行了个礼,脸上却是一脸笑意。 “哦?先生何出此言呀?” 李先生笑道:“今日遇到了贵人,抚宁侯愿出资助某立一私班,朱公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