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一七 东鲁尚存周礼乐(二) (第2/5页)
的实战检验,就无法形成战术套路,更不可能总结出cao典。 历代名将用兵,都讲究合理配备军械。如戚继光在野战部队的火器选择上,就只用鸟铳和虎蹲炮。壬辰倭乱时候的明军大将李如松,偏爱三眼铳和万胜弗朗机——单兵用弗朗机铳。朱慈烺显然受了拿破仑关于“战争之王”的论述,对未来的战争设想是万炮齐鸣,然后马蹄踏过,战争结束。 幻想是丰满的,现实却骨感得发硬。 “现在的开花弹,与其用火炮发射,还不如做成手榴弹。”朱慈烺道:“不过那个只能配备单兵,咱们回头再说。我设想的开花弹是长筒尖头。让弗朗机的子铳和弹头咬紧,这样引燃发射药的时候弹头飞得远。弹头应该要分两层,外面一层隔热外加导火索,里面才是炮药室。发射之前将点燃导火索,盖上弹头,等导火索引燃炮药室,弹头已经射出去了。子铳可以回炉重造。” 朱慈烺说了个大概,觉得还不能完美表达自己的意思,唤过闵子若,让取来炭笔和纸,当场画了出来。这种炮弹从外型上很像后世的圆锥型炮弹,不过弹头里炮药的引燃却十分原始,只是避免了发射药产生火花影响炮药爆炸时间。 更简单地说,就是一枚拉长了的开花弹。 “唔,这样看起来弗朗机炮也得改。”朱慈烺画完之后发现填装是个问题,命人去叫肖土庚,自己却没有停,继续道:“炮弹和炮管必须契合,但又不能卡住。炮管内径应该有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