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一三章 宣威布德民大悦(十四) (第3/5页)
家的规矩如何订立。 无非是召开亲族大会,在族长的主持下。各房长讨论,有地位的老者为长老,最终一起确定成文,用于后世。因为最初制定家法的祖宗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这种宗亲大会便随着环境的变化、宗族地位的变化,不定时地的修正。 至于乡规,则是宗族之间友好协商制定,原本就会有官员在场,最终落实成碑文,流传后世。 朱慈烺早就做过这方面的功课,道:“这与国家立法倒是相似。内阁如同族长,六部如同房长,风宪台垣如同族中老者,齐聚一堂袒露肺腑,便如廷议廷推之礼。” “此正是家国相通,积家成国之道。正是我大明赫赫如古圣治国之征!”边氏族长接着朱慈烺的话头便恭维起来,听着rou麻却是他的肺腑之言——若非这位皇太子,他可就要顶着光头拖着辫子去见列祖列宗了。 朱慈烺笑了笑,继续道:“却还少了一样。” 众人被他吊起了胃口。 “皇帝。”朱慈烺起身拱手,复又坐下道:“廷议廷推,最终是由皇帝裁定。而乡规民约,各族家法规矩,却少了这层。” 众人愕然:难道订立个族约也要送到天子面前?再勤政的天子也看不过来吧? “圣天子日理万机,自然是看不过来的。而且一来一去耽误光阴,徒耗人力。”朱慈烺转向任丘县:“我看,就由府县亲民官来做这事。原本也是代天牧民的意思嘛!” 任丘县事前并不得知,故而反应最真,惊讶之余连忙表态道:“微臣谨遵令旨!” 诸位族长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桩事就已经被定了下来。按照这个时代的通则,皇太子和朝廷命官一起定下的事,一介小民还能再说什么?对于朱慈烺和朝廷而言,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