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二八 欣闻副君征奇士(三) (第3/5页)
然就足够了。但对于文明发展而言,必须有人在“高深无用”的领域付出心血。 朱慈烺自己不可能做这种事,但他深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哪怕白养三千闲人,也不能放过一个真正能够产生跨时代动力的大学者。 王徵已经年过七十。来到莱州之后精神和身体都有了神奇的变化。非但满面红光,甚至还冒出了些许黑发,竟然是要返老还童一般。他将这种“祥瑞”归功于喻昌的医术高明,以及天主的厚爱。喻昌却不肯居功,只是说王徵一直养生有道,很早就克制房事。蓄养精神,药物只是帮他做了小小的疏通。 朱慈烺前世听说过许多这样的例子,不过真正见到还是第一次,不管到底是什么原因,反正王徵这种国宝级的人物。身体越好,对国家的贡献也就越大。 王徵独自在堂屋前等候朱慈烺,开门见山汇报道:“殿下,这段时间技工学院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度量衡诸器,并且试制工床、通止规。因为人手有限,所以其他各项研发进度不足。不过正因为通止规的推行,鹤引虹吸的部件制造已经可以全部外包给民间作坊,只需收回组装便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生着手高妙,令人钦佩。”朱慈烺笑道。 王徵摇头道:“老臣岂敢贪天之功,这是殿下早年间的书信中早已经说过了的事。” “说到那些书信,”朱慈烺道,“我有个想法,不知能否将其刊印出来,定名为《琢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