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一八章 旌旗十万斩阎罗(四) (第3/6页)
言”的人来说却是毛毛雨。既然朝廷上不能反对,那么打着研究《左传》经义的旗号,在报纸上说总没问题了。 事实证明,这些人却是太幼稚。 用了假名就没人知道了? 东厂是干什么的? 没有一家报社敢阻拦东厂办案,要查物证有投稿的原件,要口供有责任编辑,查住处有送润笔的小厮,正可谓人证物证齐全。只是朱慈烺也不愿意因言入罪,一旦开了这个坏头,未必不会再有文字狱之类的畸形产物出现。 不过朱慈烺还记得自己与琉球使者的承诺,要凑齐五千人去传授汉语,学习琉球语。 交通总署也质疑过,上哪里去找这么多人?答案很简单:委任。 是官员就要服从委任调派。 当初在北京近三千的官员降闯,后俩死了一批,被满洲带走一批,最后还有近两千人留了下来。这些人有《特赦令》保命护身,朱慈烺也不舍得因为这些蝼蚁坏了自己的信誉。 既然他们还留着官身,正好去琉球走一趟吧。 这些人汉语汉学之佳,可谓大师,必然不会耽误琉球子弟。 当然,这些没节cao的降官也不能全派出去,有些负有庶务之才的官员还是要留用的。因此产生的缺口,正好由这些喜欢在报纸上口水惹事的人来补足。 另外在这次奴变中有“突出”表现的地方官员,也都有机会获得前往琉球,后世冲绳这一旅游胜地的机会。 姜曰广最初觉得皇太子也太过信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