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一六一 芭蕉心尽展新枝(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六一 芭蕉心尽展新枝(三) (第2/5页)

留都防乱》这等闲事,连科场之中都不知道收敛。”朱慈烺颇有些失望道:“先生没读过他的试策吧?”

    “确实没有。”张诗奇额头一阵冷汗:若是他考中了,我说不定还会去读一遍。既然没中。我怎能想到去看?

    “他那试策写得倒好,南省许多制艺教材之中都有收录。”朱慈烺冷哼一声:“只是他一个小小生员,竟然指摘圣天子的不是!这岂不是狂妄得没形没状了!”

    侯方域与复社其他才子一样,喜欢针砭时弊,讨论天子得失。考试之时,侯方域得了题目,又想到自己父亲被囚狱中,脑子一热就写下了“天子察察为明”的作文,公然指摘崇祯帝不能明辨贤愚。作为一个孝子。有这样的情绪并不是过错。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原本到手的举人功名也因此飞走。四年过去了,侯方域仍旧是个生员,为救父亲亟亟奔走,甚至急病乱投医。

    朱慈烺并不满意崇祯的执政能力和治国手段,也无意替崇祯掩饰。但崇祯好歹是他这个身体的生身之父,是个宁可缩减自己伙食、衣物也不亏待孩子的好父亲。无论从外在名义,还是内中相处日久产生的情感,朱慈烺都不会因此原谅侯方域。

    而且那篇“察察为明”的作文里。隐约还流露出党争的烟雾,这更让朱慈烺不愿看到侯方域参与到权力中枢来。

    ——但是这篇文章实在太合心意了。

    朱慈烺拿着这篇文章又看了一遍。果然详略得当。在世界本源到底是先“气”后“理”,还是先“理”后“气”,或是“理气混一不分先后”,这个唯心唯物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文章完全没有阐述!反倒强调了张载在从学之前,志心军事的经历。又写了横渠门下对于地理、农学的贡献。这简直就是朱慈烺的贴心小棉袄,完全将皇太子置于张横渠先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