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一七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七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六) (第2/4页)

政司为知政使。

    这一通折腾之后,地方上也增设了节度使,与大明的巡抚相当。又仿巡按御史制度,设立巡按直指使。其他道、府、州、县,设防御使,御使、府尹、州牧、县令等官。一如襄阳制度。

    搭起了这么大的框架之后,李自成很自然要面临一个问题:选拔官员。

    于是李自成下诏,在永昌元年春天开科取士。

    开科取士作为国家的抡才大典,是天下士人最看重的大事。朱慈烺两世为人都没有参加科举——前世是没有科举,此生是无须科举。他实在难以理解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心理,仿佛一个个都患有科举强迫症。只要有科举,不管谁举办的都会忍不住参加。非但闯营占领区有人要参加,就连外省都有人赶过去。

    张献忠在武昌时也举行过科举。连那种闹剧似的科举都一样有人巴巴赶去。

    李自成一手准备政治,另一手也让弘文馆的文士们四处发出檄文。要求地方守官归顺。他也不相信整个天下都能传檄而定,在檄文之后就是闯营大军。这也是他深知明廷再无能够一战的大军,否则断然不敢将主力如此分散使用。

    一时间,整个西北大地上都是“顺”字大旗飞扬往来,仿佛天下已定。各地守官争着投降,唯恐落后。即便如此。以华夏西部的广袤,要想彻底将西部诸省收入囊中也需要个把月时间。

    在一片称臣喊降声中,还有一丝杂音。

    陕西榆林卫,也就是九边中的延绥镇,并没有降。

    李自成派了辩士舒君睿携带五万两白银前往招降榆林诸将。又命李过、刘芳亮率领七万大军随后出发,一旦劝降不成便用武力攻取。做完这些安排,李自成在米脂修筑了祖坟,杀了几个参与掘墓挖坟的乡人,改延安为天保府,米脂为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