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八九 祸乱初平事休息(十二) (第2/4页)
些银子,你可有甚想法?”崇祯问道。 “儿臣已经与阁部商议了主意,准备用这笔银子开办一家银行。”朱慈烺道。 “银行?” “是发行宝钞的衙署。”朱慈烺道:“其位与户部持平,又独立行事。” “宝钞一向是户部发行,为何要独立出来?”崇祯问道。 “因为宝钞这个名字不能用了。”朱慈烺叹了口气。 大明的宝钞几乎与后世的金圆券齐名,简直遗臭万年。 太祖高皇帝当年沿用宋、元制度,以为宝钞可以节省人力和金属货币,却根本不知道纸币诞生本意是解决流通不便、以及市场货币流通量不足的问题,进而错误地认为通行宝钞就是一座挖不尽的金银矿。 大明通行宝钞作为一种不可兑换纸币,本身不能换成真金白银,靠的是官府权威和信用。而官府竟然不许百姓以宝钞纳税,一定要缴交实物,这简直是要将宝钞推向绝路。 更绝的是,残旧宝钞要兑换新钞另要加钱,就连纸币替代天然货币减免自然损耗的功能都剥夺了。 光是如此还不能说明国初的“经济掌舵人”的花样作死。为了保证宝钞的地位,朝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禁止白银流通,直到嘉靖之后大量白银涌入才渐渐解禁。这就导致了市场一边需要宝钞,一边宝钞又因为信用不足而持续贬值。 如此种种原因相叠加,宝钞除了作为一种货币符号,在宫中也指代帝室用的手纸。 估计百姓们也这么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