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一五三 拍马河潼自往还(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五三 拍马河潼自往还(一) (第2/5页)

阳的南大门。当年韩魏就是各守一山,抵抗白起。只是白起终究是不世名将,将两国联军各个击破,轻松惬意地赢得了伊阙之战。

    如果不是主帅能力悬殊太大,其实驻守两山的确是以小博大的好办法。

    “偷鸡尚需一把米,我们连这把米都没有。”朱慈烺站在龙门山顶,看着南面的袁宗第营旗招展,感叹道。

    “兵法所谓‘攻则有余,守则不足”便是眼下这等情形呀。”身穿全新胖袄,肩上扛着两杠一星的参谋军官上前叹道,连敬语都忘了加。他虽然穿着军装,头上却仍旧戴着方巾,没有戴盔,手里一柄折扇,不合时令地晃来晃去。

    他便是曾经的山贼军师,原天雄军的粮草书办,因为擒获牛金星而受了少校军衔,在左军部充任作战参谋。

    龙门山正是左军部的驻守之地。

    因为新收编的秦兵胆气未复,还不足以作战,更不能duli成营,朱慈烺便委任萧东楼为左军部千总,授以上校军衔。跟萧东楼一起来的天雄军旧部也都安排了训导官及时培训,教导军纪,考核合格的被委任为军官,不合格的也充任了士官。整个左军千总部就是如此结合出来的产物,难得的是官兵之间和睦融洽,并没有出现抱团抵抗的情形。

    其中缘故还是因为籍贯。

    左军部大多是从河北召来的兵,原来的天雄军也都是大名府人。卢象升当年就是利用河北人重视乡党的民俗,让天雄军充满了凝聚力。敌人每杀死一个天雄军士卒,就会增添一分天雄军的复仇之心,故而一旦被天雄军咬住的敌人无不脱一层皮。

    同样的口音消除了彼此的隔阂,何况打出卢象升天雄军这块牌子,对于河北人尤其管用。他们都感念卢象升,能成为卢督师的传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