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二零 轻裘缓辔踏地来(六) (第4/6页)
唐肃宗李亨在灵武自立为帝,遥尊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这事虽然李隆基自己表示不介意,但一直被后人认为是子篡父位的不伦之事。因为这种事在李唐不止一次,所以唐朝在理学立国的大明一并不受待见。 钱谦益就在不久之前还在报上写了一篇《谏忠王书》。这篇文章借用唐人之口,为忠王李亨分析人伦纲常,劝李亨安心担当三镇节度使,满足于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平定内乱,驱逐鞑虏,然后功成身退,继续做一个孝顺的皇子。 这些事的确全都符合当时安史之乱、吐蕃回纥乘机揩油的史实,而且“忠王不忠”也是个很有趣的文字游戏。最为难得的是,所有一切都跟今日局面竟然如此相似,任谁看了之后,都难免将“天下兵马大元帅忠王李亨”,与今日“假黄钺代天子亲征”的皇太子朱慈烺联在一块遐想。 柳如是拜读此文时,热血沸腾。然而过了几日之后,这股热血渐渐冷凝下来,仔细一想:唐明皇身为皇帝,只知道梨园消磨,宠幸杨玉环,任用小人佞臣,以至于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样的皇帝有什么好值得维护的?反倒是肃宗以皇子起兵,恢复两京,平息兵燹,这才是有才德的圣天子呀。 有了这样的念头,柳如是却被自己吓住了,好像做了对不起钱谦益的事一般。 ——今上英明勤政,夙夜忧劳,岂是唐玄宗可比的? 柳如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借口,这才心安下来。 “等着吧,等到改朝换代,大家自然就都能看清了。”钱谦益有种身心疲惫的感觉,突然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