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庶得正_分卷阅读17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2 (第3/4页)

也紧了紧,关节处开始泛白。

    这封信是仿着傅庚的笔迹与口吻,写给当朝唯一的一位一字王——英王殿下刘筠的。

    信的内容十分简单,但语句却十分隐晦,粗看没什么,若细细思索,便会认为这信是以暗语写成的。

    其实,这信里写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像傅庚这样既为圣上重用,且一路升至知府的官员,将一封写给英王的信交予了前岳父王襄,再由姑苏知府王襄埋在书房隐秘处收藏起来。这一连串的行为连在一处,说是诛心都嫌太轻,加上个“反叛谋国”的罪名才堪堪够格。

    只要这封信一被人搜出,傅庚、王襄乃至于英王,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那是一目了然的。

    而联想这封信埋藏的时机,恰是傅庚亲下陂县查证水道贪墨大案之时,再联想这封信里所牵涉的人物,那主谋之人是谁。几乎便呼之欲出了。

    直到现在,每每思及此事,王襄还是止不住后背发寒。

    若非傅珺警觉,若非她那令人惊叹的记忆力与观察力。让王襄先一步堵住对方的路,后果实是无法想象。

    温佐不知那信上写的是什么,只觉得那个叫阿渊的少年,在看信的瞬间又换了个样。一股森森冷意自他的身上散发出来,让周围的温度都降了几度。

    那是一种令人胆寒的杀气。

    温佐忽然便觉得。他好象一直有点小瞧了这个叫阿渊的少年。

    这少年身上的杀意凌厉如刀锋。就连他这个上过战场、砍过敌首的人都觉得寒意森然。由此可知,这少年的经历,只怕十分不简单。

    阿渊细细地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