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1章 惯性约束发出的最强音! (第1/8页)
m国伊利诺斯州,巴达维亚费米国家实验室。 一栋大约有10层楼高,长215米,宽120多米,大概有三个足球场的面积的庞大封顶建筑物内,一群穿着白色防护服的研究员正站在一座巨大的半球形装置中,做着最后的清洁检修工作。 nlf,m国国家点火装置,便是这台装置的名字了,也是m国可控核聚变项目组的核心项目。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核聚变指的仅是氘和氚之间的聚变反应。 而实际上,原子序数比铁小的元素,比如氦,碳,硅等,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核聚变反应。 人类之所以只选择氚和氘作为聚变材料,完全是因为它们发生核聚变反应的条件是最不苛刻的; 而且相比其他元素,氢和它的同位素氘和氚,原子核都只有一个质子,氚和氘之间发生聚变反应,只需要克服两个质子之间的排斥力,而其他元素,则需要克服一堆质子之前的排斥力。 孰优孰劣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一般来说,研究可控核聚变往往有两条独立的路径,其一是磁约束,也就是用巨大的磁场将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约束在一定的空间内,使其发生核聚变反应;其二是惯性约束,就是将特制的靶心放在那里,然后用激光照射靶心,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的超高温状态,在靶心的等离子由于惯性还来不及散开的时候,使其发生核聚变反应。 虽然一直以来,磁约束才是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主流,比如华国的east,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等等,这些都是采用的磁约束方案; 尤其是在刘峰发表“高能粒子强电磁场互变约束理论”,并且还在‘可控核聚变项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