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微观世界_第352章 十年见分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2章 十年见分晓 (第4/8页)

自己的男人,顶天立地的男人!

    合影过后,紧接着是二长老代表整个长老会的讲话,老人家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了华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最后,颁奖大会宣告结束……

    按照惯例,所有获奖者与部分受邀前来参加仪式的宾客,将会移步到附近的钓鱼台国宾馆,参加国宴。

    牵着卓婷婷的手,看着周围的碧水红花、林木石桥,正在这座代表着古典情调与现代建筑完美结合的国宾馆中雅座的刘峰、忽然对身边的大长老开口道:“大长老,我有一个问题请教。”

    老人和颜悦色地说道:“什么问题?”

    刘峰环视了一眼四周,随口说道:“国宾馆还好理解,您知道这里为什么叫钓鱼台吗?”

    听到这个问题,老人笑了笑,用轻松地口吻说道:“相传南宋金朝时章宗完颜游山玩水偶然到此地,被这大自然的美景所倾倒。于是他在此筑一台,专为钓鱼,钓鱼台因此而得名。

    1763年,清乾隆重修行宫,把金代鱼藻池的旧址滩治成湖,并引来香山之水,使之通到阜成门外护城河,到了乾隆39年,增建了钓鱼台台座,乾隆皇帝还亲自题写了“钓鱼台”三字,并制诗,分别刻在台西、东额右匾上,滩治成湖,就是玉渊潭,修建的行宫就是钓鱼台。

    但是到了清末,这里已经‘不台,亦不亭了’。如今钓鱼台国宾馆西南刻着的‘钓鱼台’三个字,高台并非原址,真迹早已不存。”

    “原来如此,”刘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还以为是愿者上钩的意思呢,长老们在这里接见外宾,愿者上钩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