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6章 大师与大师之间的碰撞 (第5/8页)
至少比起刚才那个有趣的小发现强了太多。 很明显,这些研究材料化学、金属物理、纳米材料的教授们,对他的计算理论还是听懂了个大概。 而那些之前有资格对他的论文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学者,更是听懂了九成以上。 这样的结果,对于刘峰来说还算可以接受。 剩下没有懂的,在他亲自解释过后,回去再深入研究一下,想必也能懂个七七八八。 …… 正式的研讨会很快就结束。 在刘峰不厌其烦的解释下,众位教授都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收获满满。 对于刘峰的计算程序,他们已经在心底完全接受了,等到回去之后,说不得就要利用这些东西。 可想而知,接下来,华国的材料研究领域将会爆发出怎样的一种能量! 对此,推己及人,作为华国金属物理学奠基人的柯院士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 刘峰,注定会成为华国材料学领域的领军人,其影响力,不说光耀千古,至少也是独领风sao数十年。 这一次的学术研讨会,老人家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参与其中。 毕竟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即便是站在研究的前沿领域,需要他学习的东西也是很多的。 只不过到了他现在这样的层次,比起学生时代的学习,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对于一名创造知识的学者而言,比起从书本上汲取知识,更侧重于和同行之间的交流讨论,阅读文献,听报告会等等。 而这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恰巧便给他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也确实让他感到了受益匪浅。 只不过,有些问题他更像和刘峰进行深入的交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