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85节 (第8/10页)
论(限600字)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试论就是议论文的意思,题目也是从五书五经里出,但跟第一场不一样,不需要用八股文来答,随便你怎么答,散文骈文都可以,重点在于议论文本身的质量;判语就是行政文件,也就是京中各衙门对于下级单位递交上来的文件的批语,姜星火跟老和尚商量定的是两个总裁变法事务衙门的文件、两个六部的、一个寺里的,也算是为国筛选实用人才了;诏、诰、表则是皇帝的公文写作,要求士子模仿上位者的言行,写出相应的诏、诰、表,一般都是汉诏、唐诰、宋表,也就是说情景模拟,给过去的朝代写皇帝的公文,这是为了避免有人触怒现在的皇帝,今年的三道题目就是“拟汉武帝与西域大月氏诸国诏”“拟唐以张九龄为中书令诰”、“拟宋群臣贺孝宗做敬天图表”。 二月十五,第三场考试。 第三场则是简单很多,就一道题,策问,考的是时务策(1000字以上),策问要求文字平铺直述,不尚文藻。 策问,就是以“问”来开头,给一段材料,在阅读材料后,写出自己的理解。 一般来说,策问属于附加题,从重要性排序上,会试重点看第一场经义的八股文,然后是第二场的试论判语和诏、诰、表任选,最后才是策问。 但今年不一样,今年在考试之前,就明确说了三场重要性相同,意思就是策问的得分占比提高了。 果不其然,今年策问的题目就是“论宋朝四民皆本与开海裕国之国策”。 说的是宋朝,但所有参加会试的举子都知道,这是说的今天的大明。 而且既然甲申科的会试,从主办机构到主考官,全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