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棺_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鲜国王有暗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鲜国王有暗示 (第3/6页)

和颜面就必须保持,礼还在,国就还在。

    很多人都说,封建社会,朝廷凌驾于百姓之上,鱼rou百姓,甚至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奴役百姓思想,但反过来想一想,没有信仰的百姓,何尝不是依靠着君主的礼教,来摸索自己的存在意义?

    没了国,没有了皇族,他们的存在感又从何而来?

    这就是百姓的可敬和悲哀之处,宋亡了,他们成了遗老,不愿投降元朝,元亡了,他们又不愿信奉明朝,明亡了,他们又不接受满清,民国来了,他们又不愿剪掉辫子。

    归根究底,老百姓支持这些皇族,何尝不是为了自己的立身根本?

    华夏民族正是讲究这个“根”字,才有了延续几千年的族谱,才有了千劫万难都截不断的古老文明!

    然而朝鲜却没有,因为他们从生蛮开始,就崇尚华夏民族的文化,他们没有本土的文明,他们的文明是构建在模仿华夏文明的根基之上的。

    所以当他们遭遇到危难之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或许这也正是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朝鲜国仍旧奉行大明制度,仍旧以明臣自居,不愿认可满清的原因吧。

    彼时朝鲜三京八道陷落大半,全罗道庆尚道江原道这种靠海的道府几乎第一时间陷落,平安道紧挨着大明边境,这才得以保全。

    日本大军眼下大部分驻扎在平壤,那已经是平安东道,而李昖只能躲在平安西道,随时准备进入大明避难,朝鲜情势岌岌可危,随时有灭国的可能。

    李昖并无交谈的兴致,听说李秘是要去“劝降”日本人,就更是心灰意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