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六章 乡学先生有见地 (第4/6页)
倒不是说这张希皋是个好人,而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便到老了,他也改不了这样的脾性。 李秘离开这小院之后,便回到了村头来,猿飞佐助等人已经散出去设伏,李秘也就随处走走看看。 这村子也不是很大,阡陌相闻,往来村民也都朝李秘笑着点头,没太多生分,确实是个很淳朴的地方。 不过村子四面漏风,哪里都是出入口,想要瓮中捉鳖,这个瓮实在不好圈起来。 若他们把张希皋盯得太紧,戚长空必然会警觉,毕竟周瑜和戚长空都不是泛泛之辈,一路奔逃,逍遥自在,本事自然是有的。 李秘沿着村道走了不久,便见得村尾有一间草堂,里头隐隐传来朗朗读书声,想来该是村里的学堂,也有些意外,便走了过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在大明朝得到了最极致的体现,即便是村里,也有秀才们充当先生的私塾或者学堂,为了这学堂,老百姓也是省吃俭用,将此生的希望甚至于来生的富贵,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 李秘走到窗边来,发现里头有个年轻人,正在学堂上领读,孩子们一个个跟着摇头晃脑,倒也怡然自得。 待得孩子们自己读起来了,那年轻人才闲了下来,在书桌上写起字来,李秘离得远,角度也不好,所以也看不到他在写甚么。 过得片刻,孩子们读完了,年轻人便将自己那幅字给展示开来,朝孩子们领读道。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在横戈马上行。” 或许孩子们以前没读过这么长的句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