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晓原意 (第2/6页)
才越来越“好”。 这也是为何这么多人混迹文坛的原因,他们或许无法考中举人进士,但他们不断参加文会雅集,或者写些文章之类的,即便是哗众取宠也好。 当他们在文坛上渐渐有了影响力,他们的著作也就有了拥趸,这未尝不是文人的一条路子。 而这当中很关键的一部,也是积累名望的最佳手段,那就是办学堂! 不少乡绅或者没甚么学养的大户人家,都喜欢修建学堂,以此来附庸风雅,虽说目的显而易见,但效果却不得不承认是出奇的好。 因为不管是沽名钓誉也好,附庸风雅也罢,这件事在本质上,却是造福了乡里乡亲,让更多人得到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无论他的目的是否纯洁,他都办了一件大好事,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对于张纳言办学堂,张希皋是非常支持的,甚至还拿出了自己的积蓄,要资助儿子办学。 可让张希皋感到奇怪的是,儿子张纳言并没有接受父亲的帮助,学堂是村民帮着建造起来的,这些人甚至在农忙的时候,丢下家里的活计,就为了尽快建好这座学堂。 这些村民对张纳言惟命是从,村里的樵夫上山去砍伐木头,让村里的木匠打造成桌椅,学堂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 张希皋见得这些,甚至有些后悔,若是让儿子进入官场,会不会比自己做得更好,会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因为他在自家儿子身上,看到了领袖的气质! 可懊悔归懊悔,他到底是看透了官场,即便像张居正这般,翻云覆雨又如何,最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