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集训开始 挖猫耳洞 (第3/4页)
后,无论你们的猫耳洞挖成什么样,都必须停止,在集训期间,你们就住在自己挖的猫耳洞中。” “从左至右,间隔五米,开始。” 高鹏一声令下,教导队战士立刻散开,跑向山壁,抄起自己带的挖掘工具,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所谓猫耳洞是指在沟壕、土坡的侧壁掏一个可以栖身的洞,猫耳洞的防寒效果很好,冬季的时候,通常洞内温度可比洞外高12到20摄氏度左右。 而猫耳洞运用在军事中的意义,则是起到防炮洞、防空洞的作用,是一种供单兵或少量士兵作战用的防护工事。 猫耳洞的叫法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中国使用猫耳洞的历史也很长,在抗战时期广西湖南的山地战中,由于鬼子炮火猛烈,桂军和中央军利用这些工事都重创过鬼子的军队。 而在敌后的平原战上,八路军也大量使用猫耳洞,所谓的地道战主要是1943年以后的事情,在之前,八路军和民兵主要用的还是这类小型的猫耳洞,深不过几米到几十米。 他们除了防备鬼子火炮以外,还有藏身,藏弹药,藏粮食的作用,后期感觉猫耳洞作用有限,不具备什么进攻能力,就仅作为临时居住地使用了。 一些村庄逐步将猫耳洞发展,修筑了四通八达的地道工事,这才有了闻名世界的地道战。 “大家注意,在挖猫耳洞的时候,要距离地面至少半米以上,这样下雨天洞内才不容易被浸湿……” “门口离地那半米最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