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八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2/7页)
了。 国民政府能够在31年无视日本侵占东北,一方面希望苏联人干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东北三省对日本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中日之战中,对中国来说,东北的战略地位并不在首要位置,没有强大的海军,空军实力又足部的情况下,也将被国民政府所丢弃。 这无关于名族荣誉和尊严,而是在两国巨大的军事差距下。 尤其是中国诸兵种配备不齐,占据百分之九十九的陆军只能依靠步兵通过铁路增援,而日军却能能够利用海军和空军,在热河登陆,轻松的掐断在东北作战的军队的退路,除非苏联参战,中国军队毫无胜算。 要不是诺门坎之后,苏联人加大了对日本的防范,曾一阳也不会有机会在短时间内在北满发展出如此庞大的武装力量。 所以,在日军中满洲战场被关注,但打赢了对日本的好处体现出来并不大,而打输了却会威胁到南满的军工业。 同样的结论,在日军将领中,想要谋夺战场上的军功,最好的战区就是在中国的华中战场。 任何一点微弱的胜利,就将被日本国内的媒体夸大成无数倍,成为日本压迫蒋介石政府最后的一根稻草。至于,蒋介石会不会因为湖南战场和广西战场的失利,而产生消极的情绪,这一点日军将领根本就不愿去想。在南京战役开始之前,日军就乐观的估计,蒋介石会被日本强大的军事实力所压垮。并在短时间内投降。 可实际上的结果,让所有的日军将领都非常兴奋,让日本内阁却愁云惨淡。 随后的武汉战场也是如此,现在蒋介石躲在重庆,还在英美之间游走希望能够获得重要的军事援助,来帮助他抵御日军的攻击。 但还有很多日军将领认为,蒋介石是可以和日本走到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