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二六四章 渡江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四章 渡江准备 (第4/7页)

让伪军放弃了白城这个坚城,加上这一区域,日军兵力本来就匮乏,除了日军的第8师团,已经退守到了松花江沿岸的江防,而23师团,在齐齐哈尔,固守嫩江大桥。

    陈光短时间内,想要突破日军的封锁线,进入龙江,转而打通龙江和滨江两省的封锁线,已经非常困难。

    而曾一阳在哈东和松花江边上,摆出一副攻打哈尔滨的架势来,无疑就是拖住日军东线部队,给陈光环节压力。但从大局上看,两军对峙,对抗日义勇军的好处并不大。

    如果兵力充足,后勤补给充裕,曾一阳不介意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进攻,打乱日军在松花江北南上的防御。

    依托铁路和公里建立的防区圈,在行动上是非常便捷的。

    但是,曾一阳发现,几次前线的小规模作战中,日军使用汽车的频率大大下降。反而从火车站到前线,大部分都是用胶轮大车来运输,难道是美国断绝了日本的石油供应?

    还是关东军中,石油储备已经被海军挪用?

    想要试探日军的物资底线,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支部队,在日军的交通线上来回的作战。用运动作战的方式,撕扯日军的后方和运输补给线。

    不过即便是这样,对曾一阳来说,也非常困难。部队需要休整,主力部队需要恢复。加上前期准备的弹药中,机枪和炮弹的消耗量很大,需要补充。而野司的后勤部每天的产量有限,无法一边生产,一边提供前线部队的消耗,所以,即便曾一阳发现了日军的软肋,也无法一时间试探出日军的虚实来。

    但是,前期作战,部队伤亡不小,伤兵也需要一个休养的过程,来养伤。

    主力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