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一五章 刀尖上的血(下) (第2/5页)
“教导员,好悬。” 心有余悸的连长许振华看着一团团在黑夜中异常鲜明的火焰,惊的一时说不出话来,良久才拍着胸脯说:“要是晚2分钟撤离,我们这个连长至少有一半人回不来。” “鬼子也就这些招数,多了他们也学不会。不就是欺负22团没有重炮吗?反正,我们打的是巷战,鬼子的步兵和我们比没多少优势。尤其是三八步枪又细又长,街头的遭遇战,用起来就比人满半拍。”王若普口气很轻松,整个22团中,最适合城市内作战的不是战斗力最强的1营,也不是弹药充足的重机枪连,最可靠的却是团部的警卫连,全团唯一的一个手枪连。 在城市巷战中,手枪部队射程较短的所有毛病都被战场的环境所弥补了。 但手枪携弹量多,反应快,在不需要射击精度和距离的时候,完全是主导战场的一支决胜力量。 “教导员,我们是去和营长汇合?还是就地阻击?” “现在我们应该进攻,给鬼子一个迎头痛击。机枪马上爬上屋顶,组织十个枪法好的战士,也爬上屋顶,只要发现鬼子的机枪响了,就射击,一定要压制住鬼子的火力点。”基层部队的指战员,别看是军事干部还是政工干部,要是不会打仗,战士们根本就不会服气,王若普也是战火中走出来的一员智将,不过谁让他点背,多上了几年私塾,这才被当成政工干部培养,成了1营教导员。 “还有,把王大力给我找来,准备三挺捷克式轻机枪,作为冲锋第一梯队,听我命令。” 根本就不用宛王若普cao心,22团虽然城市巷战没怎么打过,但是也经历过鬼子对根据地扫荡作战。 士兵也算是历练过,不缺乏胆量和组织纪律性。 很快,一个由连长许振华领导的突击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