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四十二章 绝不退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绝不退让 (第3/6页)

突破黄河防线,转入阵地战。

    不但如此,即便日军拿下了西北,进川几乎是一条死路,南下湖北也不可能,只能派兵驻守。这兵少了不行,五万不多,十万不少。对于兵力紧张的日军,那里会做这样的傻事。

    然而南下配合淞沪沿线的日军协同作战,顺利拿下开封,徐州等战略要地。尤其是对河南的争夺,势必会让在华北抗战的中央军分心,这样就起到了缓解淞沪前线战局的作用。

    不过,日军想要顺利的进军还要看阎锡山的决心。

    手握雄兵四十万,如果说寺内寿一不忌惮那是假的,事实上,寺内寿一在北方,最忌惮的人还是阎锡山。

    让一个战区司令,亲自说他们准备逃跑,这样的话显然说不出口。于是就由孙楚代劳道:“我第七集团军所部35军,即日起警卫太原,凭借太原城墙及周边的工事,阻挡日军大举进入山西腹地并南下的可能,而忻口沿线的左右两个兵团,各向吕梁,太行转移。正面主力部队,则迅速通过太原后,在临汾整编,以期再战。”

    “从忻口前线急行军到太原至少需要三天,如果日军机械化部队追击,如何阻截?太原的城高,墙固,防御自然稳固,但太原人口众多,粮食储备不足,定然不能长期坚守。如果日军华北方面军主力14师团南下,从邯郸西进,长治自然难守,届时临汾已成四战死地,如何作为后方整编部队?”曾一阳一长串的问题,让孙楚哑口无言。

    中央军撤军,自然有部队阻击,但这是中央军自己的事情,晋绥军无暇去管。

    面对摩步化的日军板垣师团,中央军的四个军很可能将被拖死在忻口到太原的这段路上,成为被板垣师团最先吃掉的在晋主力部队。

    曾一阳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