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五十九章 历史的乌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历史的乌云 (第3/7页)

东可以进入豫东,晋城等地,给养也容易补给,只要背后的河南战场在一战区手中,东条山也不会容易丢掉。

    但只要日军在周边布置一定数量的重兵把手,东条山防线不过是形同虚设的一条防线,打下东条山防线,意义也不大。

    杨爱源突然想到了40军就在新乡等地:“主任,如果让40军协防我军侧翼,在晋城站住脚跟也不是个难事。”

    “他们不难,我心里难啊!”阎锡山捂着自己的胸口,失声道,用手杖指着远处的那些战区参谋们,低声说:“就我们手中的这点兵力,说多了,两个军。这个战斗力你知道,我也清楚。只要河南的焦作、山西长治一丢,晋南就是一块死地。能守得住吗?”

    要是二战区的司令部都被日军给端了,那么还谈什么守土抗日。东条山地里位置不好,但好在背后就是河南,加上黄河沿岸能够渡河的地方不多,只要控制着一两个渡口,只要战事不利,还是能够走的出去的。

    阎锡山心里明镜似的,杨爱源肯定知道他心里的想法。

    主要是杨爱源还觉得晋绥军有机会,只要日军主力撤离山西,凭借民众的支持,抗战就绝对不会是一句空话。所以才会偏向于去晋南,这样能和在东线的晋军练成一片,多一些筹码。

    可阎锡山知道,很多晋军将领都是心中打着小九九,在失去了兵工厂之后,他这个名义上的总司令,能够给予他们的紧箍咒,也几乎就不存在了。

    12月中旬,南京城破,日军正式宣告淞沪战场胜利。

    在这一天里,南京城内的巷战也正是打响了。大量的部队开始撤离,渡江进入江苏和安徽等地。

    淞沪抗战后半段,从上海到南京的300公里防线上,那些永久工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