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三章 请战 (第5/9页)
三天后,曾一阳一行,在苏军57军政委尼基舍夫的接待下,进入了苏军在诺门坎后方,进行休整。 虽然是后方,但紧张程度一点都不比前线差,曾一阳嗅到一丝不一样的气味,是决战的紧迫感觉。手中拿着一张苏军引发的战场须知,不远处的公路上,都是来来往往的苏军重装汽车,不少都拖着大炮。 从这些信息,就可以得出,苏军的炮兵阵地,正在先前推进。但是前方没有大规模的作战,很显然,这是朱可夫在为包围日军三个师团而做准备。 曾一阳在羡慕苏军的后勤补给之余,也为朱可夫的谨慎大为赞叹。 朱可夫还不是名将,他不过是一个斯大林无奈之下启用的新将,他的成名,就是始于诺门坎战役。背负着巨大的政治压力,让朱可夫在指挥作战中,显然如同一个实习军官一样,总觉得战争在没有落幕之前,他随时都有可能失败。 请报上的盲战,让朱可夫在战场上都显示出了过人的谨慎。 虽然苏联在东京的拉姆扎小组,已经打入了日军中枢神经的参谋本部,但苏军对关东军的情报上,匮乏了一些。在前线的苏军甚至还不知道,关东军的航空兵团,已经不到百架战斗机,还能够战斗。但苏联凭借着后方的大量补充,在飞机的数量上,超过关东军5倍。 不仅仅如此,关东军在东北境内能够抽调的部队,也已经要见底了。 等了两天,曾一阳再也等不下去,对他来说,苏军一走,他的八千部队,将在东北唱主角,还有补充进来的四千抗联老兵。 能从残酷的游击战中,存活下来的士兵,都是精兵。将两个团的抗联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