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一一四章 洛川会议(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四章 洛川会议(完) (第4/9页)

的得到了提高。才让斯大林在有着众多支持者的情况下,在政治博弈中获得了胜利。”

    曾一阳的分析或许并不是太全面,但都是冲着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症结上而开始,所以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至此,曾一阳冒出了一个大胆而又可行的设想,如果红军派遣一支能够打硬仗,有实力的部队前去新疆,在武器弹药足够三个月的前提下,完全能够用缴获来满足部队的后续补给。

    这样一来,红军中仅有的两只苏式武器装备的部队,就浮出了水面。

    “你的意思就是说,苏军的军官在能力上的不足,正是这次他们进攻不利的主要的原因,而不是地理位置的不理想而造成的?”毛主席也感觉苏军不该没有建树。

    在兵力上,苏军的四万人和盛世才的一万多政府军,和西北马家的部队数量上相差并不大。

    可装备上的差距是显而容见的,靠着先进的武器,地上有坦克大炮,天上有飞机,对付以骑兵、步兵为主,配合少量火炮的马家军队,打成平手,就能够说明很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是宗教上的,虽然马仲英部是从甘肃到新疆的军阀部队,但从宗教上,他所率领的部队,和代表的民意,和新疆当地的普通民众是相通的。而苏军和盛世才的政府军,却成为了客地作战。两相比较之后,高下立判……”曾一阳接着解释道。

    毛主席当然不会只听曾一阳的叙述,正是因为有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他才渐渐的看到了一条明晰的思路。中国红军,也就是现在的西北军,跟苏军根本打不起来。

    红军只要进入到新疆,这场仗就基本上结束了。

    但作战指挥,尤其是战略上的不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